菜单

小不忍则乱大谋

   最有耐心的股市狩猎者:司马懿的投资智慧

【栏目记】 

《莺啼序·重过金陵》有言:“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建安风骨和谋略计策为代名词,诸葛亮、司马懿、贾诩这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都各自留下了无数精彩的故事。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如果让他们来做投资,或许也会有各自的风格和策略。  

“群雄争霸谁人胜,三国尽归司马懿”,本期栏目我们来聊聊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看看这位善于识人、审时度势、隐忍果断、处世圆滑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在做投资时会展现出哪些智慧。 

眼光独到,洞悉价值投资本质 

当时魏国的“股票池”中,曹彰能征善战,军事才华最为突出;曹植文采出众,也是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相比之下,曹丕文不及曹植,武不及曹彰,母家背景也不是最好的,但司马懿却通过“深度研究”,发现曹丕是一位政治手腕和权谋能力突出的“全能型”人才,《三国志》评,天资文藻,文武双全,曹丕的综合能力更强,也更具投资价值。 

要知道,曹操的接班人是政治家,而不是文学家或者武将,司马懿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没有“跟风热度”,而是选择了 “基本面”更好的曹丕。 

由此可见,司马懿是一位价值投资高手。就像择人一样,股票投资的本质是对企业的部分所有权,企业本身是有内在价值的,投资股票实际上是投资公司。选择一家公司看其有没有价值,并不是只看当前市场的情况以及眼前股价的涨跌,而是注重其基本面,看公司有没有长期持续的上升空间、治理与管理能力如何、能否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深谋远虑,长期布局 

谋朝篡位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真正能成功的却少之又少,司马懿凭借深谋远虑与远见卓识,建立晋朝并成功取代了曹魏。他见证了曹氏政权从曹操到曹丕再到曹睿的变迁,无论是哪个阶段,都不急不躁,步步为营,每次布局都是以长期收益为最终目标。可见,相比于短期胜负手,司马懿是一个擅长长期布局优质资产的投资者,这与“股神”巴菲特投资理念不谋而合,持股时间基本以十年为单位,比如他最早买入的某饮料企业,首次持股时间为1988年,持股时间超过34年,股票市值增长近20倍。 

司马懿的深谋远虑、长期布局,为其孙司马炎成功起事以及魏国政权的延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权益投资、基金投资也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投资方式,需要我们看准大方向长期布局。在市场的涨跌变换中,我们能做的是把握市场大的方向和趋势,并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收获时间的玫瑰,这方是投资的本质。 

能忍善忍,苦修内功“扭转乾坤” 

同时代很多有谋略的谋士比如杨修、许攸,最终都因为锋芒太露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但司马懿却时刻表现出一个听话、不争权、不争宠、不邀功的 “顺”臣形象,低调隐忍,暗中积蓄力量,等待能够一举“扭转乾坤”的时机。 

司马懿的“隐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一种政治智慧,放在现今的投资中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投资智慧。回顾A股历史,市场曾多次经历“至暗时刻”,然而历史数据表明,每一次下跌后市场几乎都会迎来反弹,牛市往往也在市场低谷中孕育,追涨杀跌是投资大忌,情绪化的决策往往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进而带来更大的损失。 

司马懿隐忍将近50年,三国的风云变换、暗礁乱石都被他以忍耐沉潜的方式化解,最终成为笑到最后的人;而我们做投资时不争一时之长短,不为一时涨跌而作出不理智判断,也是为了在潮涨潮落的市场中收获长期的丰厚回报。 

结语  

巴菲特有一个很有名的“打孔机”理论:每个投资者一生只有20次出手的机会,每做出一次买入卖出的决定,打孔机就打孔一次,直到20个打孔机会用完。在这样的规则下,投资者会认真思考并谨慎对待每一次的投资决策,学会利用时间原理来产生复利价值。 

儒家名言“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懿靠着择人的眼光、超人的隐忍以及长期的布局,为自己及家族取得三国混战的最终胜利,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人。大风大浪往往也伴随着机会,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眼光、坚守与长期布局,或许这就是通往成功最朴素的答案。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或实际的投资结果。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风险管理责任。 

沪ICP备15011044号-3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3376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