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权益360】《投服中心调解规则》之保密原则的内涵与演进

一、案情概要 

投资者在购买某基金公司的资管产品并遭受本金损失后,向我部申请调解。被申请人在调解过程中主动承担责任,愿全额赔付该投资者本金。但在签署调解协议时,投资者对被申请人所提的保密要求不满意,认为此类条款限制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双方处于一种不对等的状态,因而拒绝签字。经调解员耐心解释,投资者最终认识到对方保密诉求的正当性以及自己同样有要求对方保密的权利,方才签署了调解协议,使双方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二、调解保密原则的内涵 

根据目前的主流观点,调解保密性包含如下三层含义: 

(一)形式要求:即程序性要求,对与案件无关人员,以不公开调解为原则,无关人员不得旁听、报道,即使旁听或报道后也不得随意泄露。这是保密原则最基本的含义,其基本意旨在于保证调解程序独立性,避免信息外露,保持当事人对调解程序的信任度。 

(二)内容要求:未经当事人许可,调解员不得向对方当事人和与案件无涉的其他人披露其在调解过程中获知的当事人的信息。尤其是背对背调解,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不能轻易向一方透露另一方的底线或其他不愿让对方知道的案件信息、个人隐私等。 

(三)附随要求:调解信息在后续程序中保密。当事人在调解程序中展示的信息不能在后续法律程序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不得要求调解员作为证人。这种附随保密义务的目的在于实现调解话语空间与对抗式诉讼话语空间的断裂,保障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对调解程序和调解员的充分信任,最大限度拉近双方当事人权利主张,在交集中寻找利益平衡点,促成调解。 

以上三方面,调解程序保密是调解保密原则的直观体现,调解信息在调解程序中的保密是调解保密原则的核心与精髓,而调解信息隔绝于诉讼程序则是调解保密原则的必要延伸,三者有机统一。 

三、《投服中心调解规则》中保密原则的体现与渊源 

《投服中心调解规则》(下称《规则》)中第六条规定调解遵循自愿、中立、合法、便捷、保密的原则;第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应履行对调解过程、内容和调解协议等保密及自觉履行调解协议的义务;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则规定除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之外,当事人不得在之后的司法程序、仲裁程序或其他任何程序中,援引对方当事人、代理人或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的任何陈述、意见、观点、建议以及书面材料,作为其请求、答辩或反请求的依据。 

可见在《规则》中,不论是从基本原则到具体规则,从形式到内容,都对调解的保密性做出了明确要求。相比之下,我国司法体系对于调解保密性的认识,则经历了一个从以公开为原则到公开为例外的演进过程。具体言之,2004年最高法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修改)中第7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进行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而2007年最高法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第12条则规定人民法院调解案件,当事人要求公开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办案法官和参与调解的有关组织以及其他个人,应当严格保守调解信息,当事人要求不公开调解协议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此时调解程序保密逐渐成为默认原则,而调解内容的保密才刚开始被提及,且仍以公开为原则。直到2009年最高法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中第19条才规定,调解过程不公开,但双方当事人要求或者同意公开调解的除外。从事调解的机关、组织、调解员,不得披露调解过程的有关情况,不得在就相关案件进行的诉讼中作证,当事人不得在审判程序中将调解过程中制作的笔录、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而作出的让步或者承诺、调解员或者当事人发表的任何意见或者建议等作为证据提出,并规定了若干例外情形。此时调解才在形式、内容及附随义务方面都实现了以保密为原则。 

四、保密原则的意义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调解保密原则的发展,针对的是法院诉讼过程中的调解,法院担任调解人角色。由于法院调解过程中法官既是案件的裁判者又是调解人,这必然会影响到调解程序的独立性,抑制了调解的保密性。而对于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由于受长期以来以司法途径作为纠纷解决主要方式的现实影响,其调解的保密性也随之受到抑制。 

但事实上,调解过程中保密性被实现的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纠纷化解的结果。很多当事人选择调解程序解决纠纷,就是看中了调解的保密性。就资本市场而言,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或上市公司为避免诉累与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避免因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导致负面影响扩大,往往会选择快速、私密的纠纷解决方法,此时调解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确保调解全过程的保密性,实现调解话语空间与对抗式诉讼话语空间的断裂,对于增强纠纷双方对调解作为独立的纠纷解决方式的信心,进而选择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此言之,坚持并贯彻《规则》中的保密原则,是充分发挥投服中心纠纷调解机制的必要条件。 

沪ICP备15011044号-3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3376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