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西部证券获评陕西省首批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 创新构建金融法治生态

近日,西部证券投资者教育暨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通过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司法厅评估,成功获评全省首批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作为陕西省首批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西部证券以创新驱动投资者教育暨法治宣传教育,为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法治筑基,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金融行业法治建设成为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命题,更是助力依法治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需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亦强调投资者权益保护与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证监会更将投资者为本理念贯穿法治宣传教育全程,强调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持续维护好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任与信心,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西部证券在陕西证监局、陕投集团等单位支持指导下,始终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落实监管要求和依法治企的重要基础工作,着力打造“法治宣传教育+”融合模式,将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合规经营、投资者保护教育等工作深度有机融合,助力公司一流投行建设。公司依托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建设投资者教育暨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设置“法治渊源”“法治灵魂”“法治道路”等专题展区,涵盖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证券法等功能展区,利用宪法宣誓实践模拟区、专家讲堂区、互动体验区、国民教育专区、防非反诈体验中心、直播间、廉洁文化长廊及和合文化长廊等,以沉浸式体验拓展法治教育边界。

二、模式创新,彰显金融法治特色 

公司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合规经营深度融合。公司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构建多元学习矩阵。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专题宣讲、员工必修课等形式,筑牢法治思想根基;利用“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宪法、国家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专题宣讲,强化员工国家金融安全意识;设立“法证护航,合创卓越”系列普法等培训品牌,聚焦与公司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开展民法典与优化营商环境、民法典合同编、证券法、期货和衍生品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法治培训。同时,公司结合廉洁从业与和合文化建设工作,加强员工廉洁教育和证券行业文化宣导,强化员工职业操守,推动依法合规经营理念融入业务全流程。 

公司注重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投资者保护教育等有机融合。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宣传月活动中,公司围绕民法典与公民权利保障等专题开展系列宣传,提高投资者法治素养;针对社会理财诈骗高发态势,推出防非反诈专题宣讲,深度剖析非法证券发行、“杀猪盘”、场外配资、伪“金交所”、假冒证券公司等违法模式,制作的《防范非法证券活动之小心杀猪盘》荣获全国普法办第十七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二等奖;结合新证券法下投资者纠纷多元化解、新公司法下投资者保护、退市后投资者保护等社会热点,开展精准化普法。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公司到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洛南县等结对帮扶点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金融法律讲座和咨询服务,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三、体系升级,释放宣教倍增效应 

公司法治宣传教育实行“请进来+走出去”双向联动。利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邀请学校师生、居民、投资者等来公司进行沉浸式参观体验;与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合作,在公司设立防非反诈体验中心,实现警企协作普法。在陕西证监局、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等单位指导参与下,公司深化校企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延安大学等多所高校签署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合作备忘录,与西安理工大学深度合作开设《证券法与证券市场实务前沿》课程,同步推进民法典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参加陕西投资者教育领航者联盟网络课程宣讲,协办“投教领航”等系列法治网课多期;深入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等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咨询服务,惠及众多群众。 

公司注重建设线上线下全位一体的宣教体系。开设“西部大讲堂”、“小西课堂”等网络平台,建设西部“E学堂”法治课程利用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APP客户端,配置机器人、模拟交易软件、模拟互动游戏等现代化设备,叠加营业场所电子屏终端等,搭建融“网、端、微、屏”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形成实体场地、互联网、线上视频和直播平台、分支机构等全方位宣传格局。2018年以来,公司举办包括法治宣传在内的各类投资者教育活动超3.6万场,线上线下受众超5.3亿人次,获得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授予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陕西省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等授牌和荣誉160余项,连续三年在中国证监会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 

此次获评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标志着西部证券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投资者教育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文化为指引,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 “西部力量”。 

沪ICP备15011044号-3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3376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