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资讯 > 工作交流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 朵絮归仓 丰收可期

时间: 2025-10-22   来源: 郑州商品交易所
字号:    

  雪白的棉花经机械采收、压缩打包后,变成一个个饱满的棉包,整齐码放在田间。眼下正值棉花收获季节,在位于新疆阿克苏的棉花地里,棉农们看着一朵朵盛开的棉花,心里乐开了花。

  新疆是我国主要棉花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纱生产基地,也是重要棉纺织品产业集聚区之一。2024年新疆棉花年产量为568.6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92.2%。

  然而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棉花及纺织品价格波动加大,棉纺织产业链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如何让涉棉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期货工具大有作为。

  2004年6月1日,棉花期货在郑商所上市。20多年来,棉花期货价格越来越受到涉棉企业重视,其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持续发挥。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棉花期货价格已成为反映棉花产业供需形势的“晴雨表”。

  “棉花、棉纱行业这几年处于下行周期,叠加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企业的生存与盈利面临较大挑战,企业选择使用期货、期权来管控经营风险,实践证明效果很明显。”新疆利华集团负责人说。

  为助力棉花产业在新疆发展,2017年郑商所将棉花期货交割基准地调整至新疆。2019年初郑商所上市了棉花期权;2020年以来,郑商所在新疆新增5家交割仓库,总数增长至12家。目前,新疆棉花交割库容在棉花总交割库容的占比超过80%,便利新疆棉纺企业参与交易交割。2024年修订棉纱期货业务细则,进一步扩大棉纱期货交割品范围,延长仓单有效期,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避险工具。

  与此同时,郑商所还在新疆开展23个棉花“保险+期货”项目,累计为56万亩棉花、2.5万户棉农提供了价格风险保障。2024年,新疆政府开始自主开展棉花“保险+期货”收入险项目,不断探索为棉农提供稳定基本收益的市场化保险机制。

  除了完善棉花期货交割布局、优化棉纱期货规则,郑商所还通过“期货知识进校园”,举办包括“国资国企培训”“乡村振兴论坛”在内的市场培训活动等,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更好发挥期货工具作用,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家门口的交易所不仅服务千里之外的新疆棉企,也让河南本地棉纱纺织企业获益。

  兰考县恒源棉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棉花收购、加工、纺纱、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主要产品有竹节纱、棉粘混纺等。总经理闫辉说:“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已成为企业必须选择。我们将套期保值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贸易的各个环节当中,在控制采购成本、保障销售利润、降低风险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2023年以来,河南布局“7+28+N”重要产业链,将现代轻纺列入其中。2024年河南全省纺纱产能1400多万锭,年产纱线210万吨,其中纯棉纱145万吨,年棉花用量141万吨,新疆棉用量排名全国第三。

  一个是优质棉花种植基地,一个是棉纱重要生产省份,一朵小小的棉花将新疆与河南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两地围绕棉花大做文章的背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正在上演。(记者 胡舒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