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二等奖:《投资者教育是投资者的终生修行》

/戚红梅(投资者) 

笔者是中国资本市场中一名普通中小投资者,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立证券账户已有二十载。经历了二级市场多次起起落落,见证了国家经济迅猛发展,资本市场日趋开放,制度日益完善。在此,笔者心怀对市场的敬畏之心,撰文分享个人的成长经历。 

投资者教育不仅需要整个社会、市场、相关机构的参与,需要监管机构不断完善制度,更需要投资者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参与;投资者教育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内外兼修的一场终生修行。这场“内外兼修的终生修行”就从学习金融常识和理论开始,内练心态,扩充知识;外修有效交易策略。 

一、自下而上,理解投资标的的特点和投资的本质 

相信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一定和笔者一样,是通过接触二级市场参与国内的资本市场投资。笔者在1998年进入A股市场,整个上半年上证指数一路稳步抬升,笔者坚信“傻傻的买,傻傻的赚”这一铁律。直到下半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内地洪灾的影响下,在8月初上证指数连收多根阳线,尽管国家一再降息,甚至调低印花税,市场却依旧不买账。1998818日,上证指数低开在1054.18点,最低探至1043点后冲高回落,当天报收1071点。笔者当天在恐惧的支配下做出清仓的操作,将浮动亏损变现。笔者第一次感受到了市场的强大力量,咽下风险管理不当的苦果。痛定思痛,笔者明白了风险和收益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前必须权衡的重要因素,两者息息相关,共生共息。此后笔者就积极学习金融常识,了解金融市场名词、基础知识,了解宏观政策变化,拉长持仓时间和投资周期,精细选股,谨慎交易。 

笔者认为投资的本质就是“零和博弈”。简单地说,零和博弈有两个特点:第一、局中人的利益是对立的,他们存在着竞争的关系而不可能存在合作的关系;第二,在零和博弈中,博弈过程是一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完整过程。[1] 由此可见,股票投资是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拉锯战,尤其在短线交易中,博弈更为激烈,如遇市场成交量低迷时期,短线博弈用“血流成河”来形容毫不为过。其次,投资者要明确什么是浮动盈亏,确立自己接受的止盈止损点,纸面数据永远不是真实的数据,落袋为安和及时止损才是股票投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铁律。股票投资不是赌博,是投资者进行权益类投资的一种渠道,进行权益类投资是跑赢通胀的有效投资方式。 

二、相信专业的力量,配置优秀机构的金融产品 

直到2007年,A股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牛市,上证指数在当年10月收在目前为止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当这轮牛市结束后笔者再也无法忽视一个事实:机构投资者的收益普遍跑赢个人投资者。笔者向投资咨询机构行咨询后得知机构投资者拥有个人投资者无法比拟的优势。1持仓优势:机构投资者可调动的资金相对庞大,持仓标的较多,从分散投资的角度来说,风险相较个人投资者的单一持仓较低。2.信息优势:机构投资者拥有专业的投研团队对上市公司、投资标的进行调研,投资标的和持仓种类选择更严谨科学。3.交易优势:机构投资者往往会做不同的投资组合,在其产品上具体体现为,股基、债基,纯股基、纯债基等。4.风险控制优势:专业风控团队进行风险管理,使投资交易更加科学合理,从而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不同于我国,在发达国家,市场80%的交易量是由这些机构投资者创造的。机构投资者除了利用募集的资金参与市场交易外,不少机构直接参与了公司的治理。在公司治理上,机构投资者满足了股东们权力制衡、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 为股东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代言人。辟如,进入90年代后, 美国境内公司法人股东比例达到53%,同时,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1.机构监督有利于将监督落到实处,比控制市场的监督更有效率。2.机构的主动介入利于形成稳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3. 机构投资者具有与管理经验互补的信息和人才背景,在很多领域里对公司决策的支持有助于公司战略的实施。[2] 机构投资者通过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式参与市场交易和公司治理,助力公司成长的同时,也为投资者赚取了稳健丰厚的收益。 

三、自主判断,制定个人投资目标并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投资单一资产存在巨大风险,笔者认为资产配置的意义在规避这种风险,同时与时间为伍,润物细无声,获取一个周期的收益。虽然,普通投资者与合格投资者相比金融投资渠道较少,但笔者认为资产配置对于普通投资者仍是必要的。笔者目前个人的金融资产配置情况:长期持有股票、基金定投、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笔者在交易上不再择时,不参与短线博弈;拉长投资周期,选择优质的公募基金进行定投,利用基金定投的特质摊低薄持仓成本,静待定投的“微笑曲线”形成;以时间换空间,谋求财富继续稳健的增长。 

一位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往往代表了一个家庭的配置方式。[3]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家庭金融资产持有方式中介化趋势凸显,美国家庭直接进行股票投资的比例下降,间接投资股票的比例持续上升。1989年美国家庭间接投资股票的比例为15%2013年该比例已上升至35%,几乎与金融危机前2007年的历史峰值35.3%持平。共同基金和税收递延型养老账户日益成为美国家庭的主要金融资产。其中,共同基金自1989年到2013年,它的占比由5.3%上升至14.8%,在2007达到峰值15,8%(数据来源:美联储)。以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为特点的美英,家庭金融资产中高风险金融资产的占比相对较高;而以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为特点的日、德、法,家庭金融资产中低风险金融资产的占比相对较高。[4] 综上所述,风险金融资产与无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相对比例在国别间虽有明显差异,但资产配置和分散投资已是广大投资者的共识和进行投资必由之路。 

发达国家投资者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笔者也注意到,近些年来为笔者提供股票经纪业务服务的证券公司推出了许多有关资产配置的业务、增值服务等。给笔者最大的印象是券商的“功能”不仅只有炒股,通过券商可以让投资者的闲钱做个健康的“有氧运动”。更让笔者惊喜的是,无论笔者的资金体量如何,券商会笔者提供适宜的资产配资方案和意见。在理性的资本市场中,笔者找到了久违的“以人文本”的人文关怀。 

从懵懂入市乱打一气到有规划的进行投资,投资回馈给笔者许多意想不到的人生“财富”。感谢市场在监管部门的努力下不断完善,感谢券商与笔者一路共同成长,感谢永不放弃的自己。最后也祝各位投资者在这场终生的修行中功德圆满。   

参考资料 

[1]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摩根斯顿(Oskar Morgenstern 

[2] 《论西方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参与》龚红、曾德明、汪忠(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3]王聪,张海云.中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4] 《金融危机后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新变化》,《国际商报(财富周刊)》,201017日。 

(获奖作品表达的看法、意见或建议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主办方立场。)

沪ICP备15011044号-3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3376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